经院快讯

经济学院举办经研工作坊(第九期)

发布日期:2025-04-16  点击:[]

经济学院举办经研工作坊(第九期)

4月14日,第九期经研工作坊在建树楼425举行。本次工作坊聚焦“县域城镇化”和“数字普惠金融”两个研究主题。2024级研究生张佳佳、郭昀分别宣讲题为《中国县域城镇化与居民福利:理论与经验研究》和《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乡村振兴的影响机制研究》的工作论文和文献。副院长王灏主持工作坊,学院冯树辉老师点评。师生们就如何确定选题、论文写作规范、批判式阅读、科研引领方式等进行了讨论和分享。

《中国县域城镇化与居民福利:理论与经验研究》

摘要:文章基于拓展的量化空间模型构建了中国县域城镇居民福利变动核算框架,通过匹配2010—2022年中国县域数据,系统分析了县域城镇化对居民福利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县域城镇化显著提升了居民整体福利水平,其中物质财富积累、社会保障完善和生活环境优化三个子维度的改善尤为突出。机制分析表明,县域空间资源配置、消费能级跃进提升与公共服务提质增效是县域城镇化增强福利效应的关键路径。通过差异化比较发现,该福利效应在人口流入县呈现更显著的社会保障增益,且对内生型县域居民的福利提升作用更为突出。作为我国城镇化战略的关键环节,本研究不仅深度揭示了县域城镇化影响居民福利的动态过程,更为人口规模巨大背景下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启示,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乡村振兴的影响机制研究》

摘要:基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和运用熵值法测度的2011—2020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乡村振兴指数,从影响机制和空间溢出特性视角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的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首先,数字普惠金融能通过缓解信贷约束显著地促进乡村振兴发展,并且这一结果在数字普惠金融滞后一期和替换解释变量等内生性分析与稳健性检验后依 然成立。其次,缓解融资约束和提升农村创业活跃度是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机制。再次,与东部和南方地区相比,中西部和北方地区的乡村振兴发展所受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具有良好的地理穿透性。最后,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发展存在显著空间溢出的特点,表明周边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会促进本地的乡村振兴发展。据此,要加快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缓解融资约束能力、农村创业活跃度的正向作用,不断推进我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撰稿人:王文博

初审:弓媛媛

复审:李凯杰

终审:彭尚先


上一条:活动预告 | 知行教学研习工坊·第二期 下一条:经济学院成功举办第6期“经纬”学术论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