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培养

经济学院举办经研工作坊(第七期)

发布日期:2025-03-12  点击:[]

3月12日,第七期经研工作坊在建树楼425举行。本次工作坊聚焦“数字乡村发展”和“绿色金融政策”两个研究主题。2024级研究生李思雨、薛如冰分别分享了《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民创业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和《绿色金融政策抑制了企业的环境违规吗?———基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一项准自然实验》。副院长王灏主持工作坊,冯树辉老师点评。师生们就文章的优点和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就论文选题、写作规范与实证方法选择、如何利用现有文献进行新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和交流。

《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民创业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摘要:本研究探索性地使用县域数字乡村指数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在县域层面的匹配数据,考察了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民创业决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发展显著提升了农民创业的概率。对数字乡村发展分维度的分析还发现,乡村基础设施数字化、乡村生活数字化和乡村治理数字化均对农民创业决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乡村经济数字化的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机制分析表明,数字乡村发展可以通过促进信息利用、缓解信贷约束、增强风险承担意愿以及提升社会信任水平影响农民创业决策。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乡村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已接入互联网农民的创业概率,也能提升未接入互联网农民的创业概率。此外,数字乡村发展的创业促进效应在使用互联网开展社交、商业活动的农民中更为显著,在未使用互联网开展社交、商业活动的农民中则相对有限。由此可知,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民创业的促进作用能跨越一级数字接入鸿沟,但仍受到二级数字使用鸿沟的制约。

《绿色金融政策抑制了企业的环境违规吗?———基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一项准自然实验》

摘 要: 本文基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政策(简称试点政策) 准自然实验,以2014—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试点政策对企业环境违规的影响。研究发现: 处于试验区的上市公司,环境违规概率显著更低,表明试点政策有效抑制了企业环境违规; 试点政策对企业环境违规的抑制作用,在污染行业中更突出。在以企业违规程度进行敏感性测试、采纳倾向得分匹配法控制样本的平衡性和使用公司固定效应回归控制潜在的遗漏变量后,上述结论依然稳健。机制检验显示,试点政策能通过公司绿色转型、超额融资约束(非财务特征决定的融资约束) 和金融机构的环境监管(金融机构对污染企业实施的审核、评级、退出等监管措施)等机制影响企业环境违规行为。分组检验表明,试点政策对环境违规的抑制作用,在规模较小、媒体关注度较低和处于空气污染严重地区的企业中更突出。本文的发现可为评价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政策效果提供参考。

来源:冯树辉、王灏

初审:弓媛媛

复审:李凯杰

终审:彭尚先

上一条:经济学院举办经研工作坊(第八期) 下一条:经济学院成功举办经研工作坊(第三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