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经济学院经济学(经济计量方向)的耿润泽,曾是典型的“保研边缘人”——无论文、无竞赛,综测成绩刚及格,大三下最初的计划还是考研。但最终,我不仅拿到了推免资格,还成功上岸西北大学。这段走得不算轻松的路,想分享给和曾经的我一样迷茫的同学:请一定相信自己,坚持到最后!

一、先搞懂:本校推免资格怎么拿?
想保研,第一步是明确自己所在学部的推免政策,核心是弄清绩点、科研、竞赛、素质成绩的权重,避免盲目努力。
绩点是重中之重:绩点占据核心地位,基本决定了你能否拿到保研资格。如果和其他同学的绩点差距不大,这时素质成绩(比如学生工作、志愿活动等)的作用才会显现。
别做“无用功”:一定要留意政策里对“竞赛、论文期刊”的认可范围(比如哪些竞赛算加分、哪些期刊被承认),避免浪费精力。
我的教训:大二、大三时我没参与任何学生工作,导致综测分数很低,综合排名下降。后来预推免时,部分院校看“综合排名”而非“绩点排名”,直接影响了我的面试机会。
二、夏令营:不是所有人的“必选项”
很多同学会纠结要不要冲夏令营,但我的经验是:夏令营更适合顶尖院校或专业排名靠前的学生,对多数人来说,很难靠夏令营拿到“铁offer”,最终还是要等预推免。
而且今年有个明显变化:不少院校直接取消了夏令营,甚至有些院校的“开放日offer”也失效了,间接提高了预推免的门槛。我因为一开始准备考研,完全没关注这些政策变动,直到预推免投递院校时才追悔莫及。
所以想提醒有保研规划的同学:尽早盯紧目标院校的政策和消息,别像我一样后知后觉,错过关键准备时间。
三、预推免:核心冲刺阶段
1.报名
报名需要自己登录各学校官网查信息、提交材料,最大的难点是各校截止时间差异极大,很容易错过。建议专门列一个清单,把目标院校的“报名截止时间、所需材料、提交方式”都写清楚,同时尽量多投递院校——增加机会,也能减少后期焦虑。
2.面试准备
报名通过后,院校会发面试通知,但一定要注意:部分学校不会主动联系你,只在官网发布通知(比如要求扫码进面试群)。所以这段时间要保持信息渠道畅通(电话、邮箱别漏看),还要定时刷目标院校的官网,及时进群、准备面试材料,避免因为“没看到通知”错失机会。
3.面试内容
面试形式不算复杂,基本围绕这几点:
自我介绍:多为中文,部分院校会要求1分钟英文自我介绍(建议两种都准备);
提问环节:1-2个专业问题(侧重基础和应用)、2-4个英语问题(多是日常话题或简单专业相关问题);
加分项:如果有论文或科研经历,老师会重点围绕论文内容提问(哪怕是未发表的论文,也能成为亮点)。
4.面试结果
面试结果一般会在“院校官网”或“面试群”里公示,拿到offer后等全国推免系统开放后,按要求填报即可。
结合我的经历,想给经管专业的同学一个参考:院校重视程度排序大概是:本科院校>科研>英语>绩点排名>竞赛。我因为是“无论文、无科研、无竞赛”的“三无人员”,预推免时走得格外艰难,很多院校没有给我面试资格。所以,有保研计划的同学一定要注意:
1)尽早完善科研经历:哪怕是未发表的课程论文、课题报告,也是重要加分项;
2)重视英语能力:不仅要尽早过六级,还要尽量刷高分,同时提升口语水平。
四、九推十推:谨慎选择,稳妥优先
如果预推免没拿到满意的offer,九推十推可以尝试捡漏——比如主动打电话给院校,确认是否还有未报满的名额。但要提醒大家:九推十推风险高、流程也更难,而且今年很多985/211院校的低排名同学,也会参与九推竞争,压力并不小。
我本身是“风险极度厌恶+喜欢稳妥”的人,所以当时没考虑九推,一门心思冲预推免。如果你的心态和我一样,建议还是把重点放在预推免,尽量提前拿到offer,避免后期被动。
五、最后:保研路上,别丢了“心态”和“感恩”
回头看这段路,我也有过因为等消息而整夜焦虑、因为面试失利而自我怀疑的时刻,但每次都告诉自己:方向没走错,努力就不会白费。
特别感谢这段时间里,指导我修改材料的老师、分享经验的学长学姐,更感谢没放弃的自己。想对学弟学妹说:保研不只是“拼实力”,也是“拼心态”和“拼智慧”——既要脚踏实地积累,也要审时度势。
希望你们都能在保研路上找准方向,坚定往前走,最终拿到属于自己的那份offer!
编辑:耿润泽
初审:弓媛媛
复审:李凯杰
终审:彭尚先